⁴ 結穗的五月

1.5公尺的裂縫 LOGO
1.5公尺的裂縫 LOGO

結穗的五月

疫情中的支持網

五月,是稻子結穗的季節,台灣卻急速地進入疫情險峻的過程,本以為我們的所處之地已然邁向枯萎,卻在萬華社區綿密的網絡中,看見結實纍纍的生氣,來自於平時 / 平實的連結,築起疫情中的互助支持網。

block_5-1

結穗的五月

疫情中的支持網

五月,是稻子結穗的季節,台灣卻急速地進入疫情險峻的過程,本以為我們的所處之地已然邁向枯萎,卻在萬華社區綿密的網絡中,看見結實纍纍的生氣,來自於平時 / 平實的連結,築起疫情中的互助支持網。

block_5-2
結穗的五月插圖-04 (1)

貧困者的支持網絡

5/14疫情升上三級,人們撤離公共場所,剝皮寮拉上封鎖線,快篩站悄然立起。
NGO工作者苦惱著關閉的據點,該怎麼維繫經營已久的連結、持續且有效的支持座落在結構邊緣的朋友們?
疫情下,組織間的資源系統伴隨著工作者們的擔憂,綿延展開。

people-09

上街的單位

總說病毒的攻擊不會挑人,但對弱勢者的衝擊總是來的特別快、特別急。三級期間,暴露在街頭的人們,不僅是缺少防疫物資而已,隨著公共設施關閉,更急迫的是生存所需。 平時從事無家者服務的社工們,穿上防護衣、每隔幾天便扛著3公斤的物資包上街,在深夜時迅速將物資放到無家者腳邊,照顧著街頭的需要。

people-10

運作物資站

給街頭無家者的物資包裡有著餅乾、罐頭、保久乳、口罩及酒精,向大眾募集來的物資很快將NGO小小的辦公室塞滿了,隨著涼粉館及「一碼」空間成為街頭聯合防疫物資中心,物資很快地能分門別類放置,而失去工作的無家者們,搖身成為收貨包貨的重要角色,每日打包近300份物資,在不起眼的地下室裡,為街頭發送行動點燃微小而有力的亮光。

people-11

連結、贊助物資 共襄盛舉的人

決定要固定上街發送物資包的同時,便開始想著物資要從哪裡來?在臉書寫了篇文章說明需要,經過眾人之力廣為分享後,物資捐贈的訊息慢慢湧入。南機場食物銀行的有求必應;立青文字號召的力量;在地店家們義無反顧的照應,有時某些資源連社工都還沒想到,東西就出現在辦公室了呢,這就是一群人能夠走得遠的寫照呀。

people-12

互助的NGO網絡

接收到物資的訊息,窮學盟群組內的夥伴們彼此詢問是否需要;在防疫紓困金開始申請時相互討教經驗,也共同在無家者政策的倡議上發起聯合聲明,雖然位處不同的工作位置,卻都是同樣和貧困者站在一起的NGO們,互相記得彼此,也信任對方引薦的資源,在疫情危急的時候,相互鼓勵著,一起為疫情後的生活加油打氣。

我是萬華人

疫情爆發,使萬華陷下近乎絕源、物資短缺的困境,
『我是萬華人』社團此時與在地文史團隊,集結民間、社福、企業贊助的力量,同時線上招集外送義勇軍志工隊,
建置了易於聯繫的社群,運作起物資統計、配送的完整地圖和系統。

people-13

萬華社區網絡

萬華社區協力聯盟由一群萬華的NGO、社福團體所組成,平時就會跨組織共同討論就業、餐食、居住...等等服務方案。在疫情爆發初期加入了地方夥伴創建的「社福平台」line群組互相分享資源訊息,善用著平時建立起的信任互助網絡,陪伴著萬華地區的兒少、單親家庭、獨居老人、無家者度過資源缺乏的時期。

people-14

萬華社福便當、外送員

三級警戒期間原本的開放給老人固定用餐的據點暫停開放,在原有的送餐資源來不及承接的情況下,社區的夥伴們開始號召外送人力,撐起疫情間的斷裂。既有的外送平台打先鋒,在7月慢慢交手給萬華地方志工們-「萬華義勇軍」,萬華人的善意及行動力,讓獨居長輩、被隔離在家的人、需要在家上課的孩子們,每日都能飽餐。

people-15

FB我是萬華人社團

在疫情最危急的時候,醫院、衛生所、快篩站每日有無數的醫護人員忙碌著,「我是萬華人」臉書社團在當時留言數最多的莫過於送便當給醫護的貼文了。便當店、早餐店、飲料店,在萬華做生意的人們疫情當前有錢出錢、有力出力,跟著萬華走過了低潮,彼此照顧打氣,成為未曾謀面卻很美麗的風景。

NGO的後盾

看著警消、醫護、NGO工作者為管制所衍伸防疫應變忙碌不已,在地小店即便因疫情生技堪憂,卻總希望能幫上一點忙。
於是,由萬華在地的咖啡廳組成的『萬華老城咖啡香』與各處商家,
以甜點、鮮花、咖啡香、餵食第一線工作者的行動,開始遍地開花。

people-16

喝的、提振精神的

疫情間忙於物資發送行動,許多工作者們作息顛倒,看起來時常處於精神疲憊的狀態,地方店家的魚腥草茶、咖啡濾掛包永遠都置放在物資堆的最上層,提醒著社工們是時候補強精神了。上街關懷無家者的社工、值班寫紀錄回訊息的社工、穿著隔離衣到個案家中探視的社工,一杯咖啡不只是精力上的提神,更多的是心情上的撫慰。

people-17

吃飽的

在疫情間,社工東奔西跑運送物資,同時間也會有個案出現在辦公室門口要找社工談事情,而接電話、回信、回粉專...等等瑣事,時間很快便到中午。偶有幾次辦公室接到要捐贈便當、早餐給社工的訊息,大家便開心地分食、選口味,帶著感謝之意,吃飽後迎接下午的挑展,繼續面對著日復一日的忙碌。

people-18

防疫、防護用品

上街發送物資、前往服務對象的租屋處訪視、物資中心收包貨,在疫情間撐起社會安全網的工作沒有停歇,卻多了未知風險。防水隔離衣、面罩、手套、一桶桶酒精、一瓶瓶乾洗手液都是必要的,為了保護街上人們的安危,社工們還特地向消防員請教防護衣的正確著裝方式,謹慎地在疫情期間完成任務。

people-19

用的、意想不到的

「來吧!這個社工非常需要!」隨著訊息而來的是一箱面膜,竟然連社工的皮膚都照顧到了,實在令人驚喜!還有一次是民眾請外送員送了一束花,說是要給大家擺放在辦公室的,這些意想不到的小驚喜,給了大家心靈上的撫慰。疫情悶壞了很多人,在幽微艱辛的日子裡,這些平凡的驚訝,也成為期待明日的小動力呢。

由此進入展間

5.12 之後的日子

我們藉由梳理貧窮經驗者疫情期間遭受到的困境,建構出一條疫情時間軸。

從新的軸線中,將能看見新聞、輿論風向與制度公告,如何關鍵影響貧窮者的生活。
進入展間

黑暗中,光的互訪

此展間為各類社會工作者的第一人稱疫情日記與回顧。

邀請觀展人以閱讀朋友近況的方式,看見工作者同樣的堅韌、挫折,和行動背後的種種感受。
進入展間

有故事的主體

在貧窮經驗者的視角中,比疫情更需擔憂、在乎的事,可列成一條數不盡的清單。

透過文字、攝影、聲音、影片紀錄自己的故事,分享給社會大眾,一起回望那些本得獨自面對的日子。
進入展間

結穗的五月

五月,是稻子結穗的季節,飽滿稻穗的意象,正如同疫情間在萬華的互助網絡,緊密而紮實。

展間共整理出三個地方網絡,介紹它們的組成、是如何交織成網,並如何網住人們微微欲墜的生活。
進入展間

疫情過後,我仍完整

此展間與脆弱畫室合作,藉由圓形畫紙的創作,工作坊陪伴來不及整理心情便旋即投入新任務的工作者們,好好回顧、好好說話。
進入展間